四川英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于2006年7月27日正式注冊成立,注冊及實收資本金1000萬元人民幣,實際建繁育基地(占地105畝)總投入1100余萬元。四川英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苗種研究、水產養殖、水產加工、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高科技水產企業。
自英杰公司2007年1月22日與邛崍市簽約以來,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家媒體的廣泛關注。成都日報2007年3月21日、4月23日、8月14日等多次對養殖基地進行了報道;省市及邛崍市電視臺也對養殖基地進行了跟蹤報道;農業部。四川省委農辦。成都市農委。水務局、邛崍市有關領導多次前往養殖基地視察。成都市水利局有關領導、邛崍市有關領導多次前往養殖基地視察。中科院水生所、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南京農大、四川農大、長江大學、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水產研究所及臺灣、美國水產專家等是英杰公司的技術合作單位。
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為特色無公害良種泥鰍繁殖,全資擁有的四川泥鰍繁殖基地于2007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7月底竣工驗收,8月底消毒配置繁殖設施結束,9月3日陸續開始投產。
公司目前主要處于發展中級階段:
①繁殖基地建設成功,開始進行泥鰍的標準化成熟養殖示范,建立起標準規范的有經濟效益的養殖模式,培養企業內部專業的管理和技術人才,經過近幾年時間的標準化養殖試驗,商品魚養殖技術已經全面掌握。
②經過近幾年時間聯合成都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四川農業大學、臺灣及美國水產專家聯合攻關,現已突破苗種繁育核心技術,已在繁育項目上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繁育出苗種。2009年達到8000余萬尾,2010年突破1億尾苗種。
養殖技術
近年來,泥鰍已經成為百姓餐桌上的珍品。由于泥鰍對環境適應力較強,容易繁殖和養殖,而且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泥鰍的人工養殖已越來越被廣大養殖戶看好。在泥鰍養殖過程中,放養密度應合理,要科學投喂與施肥,經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質清新,重視病害防治,才能促進其健康生長,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1、養殖環境營造。泥鰍對養殖環境要求不高,稻田、庭院水泥池、避風向陽靠近水源的水塘、淺塘等均可。放種苗之前,要將養殖塘口全面整治、消毒。因泥鰍喜歡鉆洞打穴逃游,所以養殖水域四周堤埂要寬而堅固、無洞穴,進排水口要有防逃網,防止泥鰍逃走。同時,還要在池塘邊種植一些水生植物(水草),給泥鰍營造一個遮蔭、舒適、安靜的生活環境,水生植物的根部為一些底棲生物的繁殖提供條件,也為泥鰍提供天然餌料。
2、抓投放種苗質量。要選擇體質強健、游動活潑、體光表滑、無傷無病、規格一致的泥鰍種苗。投放前要用20~30克/升的食鹽水浸浴10分鐘左右,以殺滅體表的病原體。投放要選擇晴天上午或下午投入,刮風、下雨、氣壓低及天氣寒冷不宜投放苗種。
3、合理放養密度。放養密度大小要根據養殖水域條件決定。池塘養殖一般放養體長3~4厘米的夏花100~150尾/平方米,體長5厘米以上的苗種可放養50~80尾/平方米;稻田養殖一般畝放尾重2-5克的小泥鰍80公斤左右,或畝放10厘米以上的泥鰍2萬尾左右。在養殖條件好、鮮活餌料又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放養量,否則要適當減少放養量。
4、餌料投餌。泥鰍是一種雜食性的淡水魚類,在自然條件下喜食水蚤、絲蚯蚓及其他浮游生物。在養殖過程中,人工投喂的餌料做到適口、新鮮。在餌料投喂過程中注意餌料品種不能經常變化,否則會造成泥鰍階段性攝食量降低,影響生長速度。另外,泥鰍貪食,投喂動物性飼料時不宜讓泥鰍吃得過飽,否則,影響腸道呼吸,并產生毒害氣體而致死。當水溫高于30℃或低于15℃時可以停止投喂。
5、水質管理。池水以黃綠色為宜,透明度以20~25厘米為宜,酸堿度為中性或弱酸性。當水色變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2毫克/升以下時,要及時注入新水。經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劑。保持水質處于肥、活、嫩、爽的狀態。
6、疾病防治。在養殖工作中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每半月用漂白粉潑灑殺菌一次,使池水濃度為1ppm,或每畝1米水深用生石灰10~15千克兌水潑灑,調節水質。在夏秋高溫生長期間,經常加注新水、排放老水,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保持水質新鮮肥活,并相對穩定,預防病害,有利生長。
7、捕捉上市。在當年年底至第二年5月前捕獲,上市規格在40~60尾/公斤。捕撈方法:拉網為主,地籠網為輔。進行干塘捕撈。
8、公司免費為與公司合作的養殖戶提供技術培訓,養殖技術以培訓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