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季玉米將陸續收獲,大幅波動后的市場將會何去何從?貿易商庫存巨大、播種面積大增、東北干旱減產、結轉庫存預計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在過去一段時間里,都已經得到了市場的充分反映。接下來的市場,是老調重提還是另有篇章?青島昆盛生物針對玉米供求格局的變化進行了以下分析。
青島昆盛論玉米供求格局的變化
1、東北玉米糧質偏差
因東北產區在2014年6—7月分出現了連續干旱,造成黑龍江、內蒙古、吉林等地大面積的嚴重干旱,雖然在后期的抽穗、灌漿期雨量充分,但是前期的干旱已經造成了植株弱小,生長期拖后,加上后期墑情仍偏干,造成玉米灌漿遲緩,子粒小、不飽滿。根據9月中旬的實地考察,玉米禿尖嚴重,子粒較常年明顯干癟,胚乳含量比重大幅下降,將直接影響到玉米容重。另外,近日又有農戶普遍反映,今年平均質量較常年下降一個等級,一半多玉米只能達到三等水平。
從期貨交割標準來看,玉米交割標準中關于容重的規定為大于等于685克/升,而大于等于660克/升的,只能以貼水30元/噸的價格進行交割。據貿易商和加工企業了解,以替代品交貨,價格上很不劃算。另外,雖然今年華北黃淮豐收緩解了東北的減產,但是從交割運輸和貿易流向來看,華北黃淮玉米不可能運至大連地區進行交割。因此,可供交割的玉米大大減少,若現貨企業選擇在期貨市場上套保交易,不得不首先考慮到后期組織合格糧源的問題。此外,貿易商囤貨未出,占用了很大一部分資金,這也使部分貿易商在期貨市場套保交易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綜合以上情況來看,無論是資金還是貨源,都將給企業套保帶來壓力,因此,在目前狀況下拋盤壓力減弱。
2、南北玉米消費差異
014年5月份以來,現貨市場購銷一直清淡,其明顯的特征是“玉米供應充裕,但收購企業態度冷淡”。造成購銷清淡的主要原因,是加工企業庫存充裕,采購興趣不積極,而貿易商因成本原因不愿出貨。這一點已被市場公認,但是有一點大家都已忽略,糧質問題。這在目前來看,也是比較關鍵的一點。在014年6月上旬的考察中,筆者已經親眼目睹因烘干造成的大量焦糊粒現象。據了解,因去年新收獲玉米水分偏高,而市場出現的供應缺口又急需新玉米去填補,使玉米在烘干中出現了許多焦糊粒。焦糊粒含量多的玉米,不單影響淀粉色澤,也影響飼料的口感,因此并不受淀粉和飼料企業歡迎,只有乙醇企業對其要求略為寬松,但是如果超過8%,同樣會被乙醇加工企業拒絕。
據收儲企業反映,東北玉米焦糊粒普遍是近年異常罕見的現象。根據加工企業的需求標準,也不難理解為什么東北貿易商手中存有大量囤貨的現象,而在華北黃淮地區表現并不嚴重。其根本原因則是,可供加工企業消費的玉米不足,這一點,從近期的“好糧好價,壞糧壞價”價差逐步拉大中已經得以驗證。
東北地區乙醇企業居多,因宏觀調控及加工利潤影響,近來乙醇加工開工率大幅下降,玉米量消耗也出現下降,這也使得劣質玉米被行業排擠出局;華北黃淮以淀粉企業居多,而當地玉米糧質好,除了飼料需求有所減少外,其他深加工消耗量依然穩定。也正是這一糧質問題,使華北黃淮地區并未出現象東北產區那樣貿易商剩余大量庫存的現象。
消費結構兩極分化
正是玉米質量出現差異,而企業需求標準又有所不同,造成后期玉米消費結構出現微妙變化,即“優等玉米多以淀粉企業和飼料企業消耗為主,劣質玉米多以乙醇企業的消耗為主”。
首先優質玉米一直倍受市場青睞,這從南方港口的成交狀況中已有體現,企業爭奪優質玉米,而劣質玉米無人問津。考慮到劣質玉米可做乙醇企業消費的“后備力量”,以及成本、利潤問題,乙醇企業不會參與到優質玉米的爭奪中,而激烈爭奪將留給淀粉和飼料等其他企業。從養殖業來看,隨著疫情的消失,在國家政策鼓勵下,養殖戶逐步補欄,雖然速度緩慢,但玉米總消耗量畢竟在穩步增長。一旦養殖業恢復,其需求也將是任何外力都不可能阻擋的。淀粉企業則不溫不火,需求基本保持穩定。
劣質玉米由于應用領域大大縮小,其在市場中地位“低下”,價格偏低。據從酒精市場了解,因節日消費增加,酒精庫存下降,各地酒精報價較一個月前上漲了150—300元/噸不等,而劣質玉米價格相對實惠,乙醇企業加工利潤將提高。于是前期因利潤原因停產或減產企業,在利潤的引誘下恢復開工,對廉價玉米競相采購。因此,劣質玉米將出現一個很好的銷路。
由以上分析來看,后期玉米市場,將由去年的“出口、深加工、貿易商”三方爭奪,轉變為行業間的玉米爭奪,由于優劣玉米應用領域不同,因此也將加大價格的兩極化。結轉庫存壓力不大
據統計,由于原料成本增加、產成本價格偏低,目前已運行的乙醇加工企業紛紛減產,再加上國家對再建、再批深加工企業的調控限制,玉米實際消耗量將下降400萬—500萬噸。而飼料企業,因前期小麥和玉米價格倒掛,替代嚴重,替代量約為400萬—500萬噸。因此推算,今年我國玉米結轉庫存有望達1000萬噸。
按照我們的統計來看,實際玉米總消耗能力并沒有減少,甚至有所增加,只是因為替代等因素的出現短期減少了玉米用量,一旦這些因素不復存在,這部分需求將立即轉向玉米消費。
從養殖業的情況看,“散養”到“集團養殖”的轉變,是目前市場的一個趨勢。養殖模式的轉變將會減弱疫情的傳播,即由“面影響”變成“點影響”。因此,疫情影響力有望減弱,養殖積極性也將不斷恢復。
另外,從替代方面考慮,由于價格倒掛,玉米替代品增多,而從長遠來看全球小麥又將進入緊缺狀態,價格將會一改前期頹勢,因此小麥和玉米將恢復正常比價關系,小麥替代的那部分玉米需求將再次還給玉米市場。
所以,拋開穩步增長的養殖業,單從替代部分考慮,玉米飼料消費也會增加400萬—500萬噸。何況今年因豬疫情影響,豬飼料消費持續低迷,目前恢復的僅是禽飼料,因此當豬的消費出現恢復時,其對玉米的推動作用將會大大提高。